樂平:以優質營商環境 促強勁發展動力

來源:  江南都市報     |    日期:  2025年02月17日     |    制作:  江南小編     |    新聞熱線:  0791-86849110

  營商環境是經濟騰飛的“翅膀”,企業成長的“沃土”。2022年以來,樂平市堅定將營商環境優化升級作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錨定“辦事不用求人、辦事依法依規、辦事便捷高效、辦事暖心爽心”目標,以刀刃向內的改革魄力、真抓實干的擔當精神,科學謀劃、周密部署,全面發力、精準施策,在優化營商環境領域打出一套套“組合拳”,營商環境實現了華麗轉身。

  營商環境優, 發展后勁強,一組數據,印證了一切——2024年,樂平市全年地區生產總值(GDP)422.84億元,比上年增長4.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7.1%,全年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8.1%。營商環境,“優”無止境,“樂易辦”營商環境特色品牌越來越“亮”。

  促改革 打造高效政務生態

  政務服務做“加法”,主動靠前解難題;營商環境做“減法”,精簡流程提效能。

  綜合減材料60%、減環節82%、減時間70%……樂平市深化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集中審批12個部門84項行政許可事項,著力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全面提升審批服務效能。

  同時,為了提升辦事效率,樂平市建立完善市縣鄉政務服務聯動機制,設立“市縣同權”綜合窗口,完成“縣鄉聯辦”賦權事項20項,下沉村(社區)“鄉村隨身辦”服務事項24項,實現企業和群眾跨層級全流程無障礙聯辦。

  線上辦,快捷辦。在提升線上政務服務效能方面,樂平市深入推進政務服務“省內通辦”,實現高頻政務服務事項省內無差別協同辦理事項589項、政務服務“跨省通辦”事項140項,與58個城市簽訂了“跨省通辦”合作協議;深入推進政務服務“網上通辦”,持續深化“贛服通”前端受理、“贛政通”后端辦理的“前店后廠”政務服務新模式,深入推進“一網、一門、一窗、一次”改革,網上可辦率和全程網辦率均達到100%。

  解需求 構建親清政商關系 

  以滿足經營主體需求為導向,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樂平以服務效能的“精度”,提升營商環境的“溫度”。

  樂平通過開展“千干進萬企 黨建促發展”幫扶活動,持續組織發動4630名干部結對幫扶4.1萬個經營主體,累計收集經營主體反映的問題建議1570條,已解決1565條,正在辦理5條。

  該市還通過持續三年開展深化降成本優服務改革行動,落實新增減稅降費政策98489萬元,增值稅留抵退稅46792萬元;為參保單位減免失業保險費共計3029.24萬元,新增創業擔保貸款39755.8萬元……

  同時,樂平創新政銀企溝通渠道,成功組織開展大型政銀企對接座談會6場、“金融茶座”9場,有效實施“映山紅行動”,扮靚政銀企對接“紅娘”角色,切實提升金融服務質效。同時,通過提供“第一次開戶、第一次授信、第一次貸款”金融服務,“一對一”“常態化”對接服務,進一步密切銀企關系,優化金融環境,努力提高企業貸款“三個比例”。3年來,樂平市金融機構共發放普惠小微貸款23.3億元。

  求創新 增強企業發展動力 

  創新服務模式,營商環境助推企業走出可持續發展之路。

  3年來,樂平市始終堅持從政策謀劃產業布局上搭建引企助企惠企大平臺,堅定實施工業“三年倍增五年雙倍增”行動,主動融入全省“1269”行動計劃,著力構建樂平市“1+2+1”工業化產業體系。通過調區擴區,將樂平工業園區升級打造成包含“一區三園”的新型工業產業化園區,園區面積從321.37公頃增至1779.06公頃,為90多個重點工業項目提供土地1萬多畝;投資30億元用于改善園區道路管網及相關基礎建設提升工程。樂平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有效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工作,實施新農村建設4923個村點;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49.45萬畝,占全市基本農田的85.5%,有力支持了龍頭農業企業發展壯大。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不斷發力,樂平市建立健全營商環境法治保障體系,為企業提供了公平優質的成長環境。

  樂平市以“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蹚出了一條符合自身特色的優化營商環境新路徑。這場蝶變不僅重塑了樂平經濟發展的生態底色,更彰顯了新時代基層治理現代化的強大生命力。未來的樂平,必將在高質量發展的賽道上繼續乘風破浪,譜寫更加輝煌的篇章!

  文/何定燦 朱東海 章娜  圖/汪和云

  值班編輯:傅藍天

  值班審核:周艷華

  值班編委:郭寧



一鍵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