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四套班子領導專題調研這項工作有何深意?

來源:  江南都市報     |    日期:  2025年02月19日     |    制作:  肖琳琪     |    新聞熱線:  0791-86849110

  杭州“六小龍”出圈引發營商環境大考問

  從DeepSeek火爆全球,到宇樹科技人形機器人扭秧歌、轉手絹……蛇年春節前后,“杭州六小龍”的出圈,引發眾多城市在反思中“深度求索”,怎樣的土壤才能孕育出如此眾多的“科技新貴”?

  諸多的分析報告都給了相同的關鍵詞——營商環境,“杭州六小龍”的崛起并非偶然,而是長期以來重視科技創新和營商環境優化的結果。

  營商環境是區域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是激發生產力、提升創新力的關鍵要素。

  乙巳蛇年開年,作為江西唯一通江達海的港口城市,九江市釋放出了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優化提升營商環境,竭盡所能支持各類經營主體做大做強的強烈信號——

  2月8日到2月14日,九江市委書記劉文華、市長蔣文定等市四套班子領導,深入九江16個縣(市、區)集中調研營商環境優化提升工作。如此集中調研營商環境,背后有何深意?

  文/萬昱 江南都市報全媒體記者陳遠路

  “優化營商環境,關乎經濟社會全局,事關九江長遠發展”

  九江市四套班子領導集體調研同一主題,覆蓋全部縣(市、區)、歷時一周時間……縱觀全省,如此高規格、全域性的營商環境專題調研,在各設區市并不多見。

  九江為何把營商環境優化作為開年重要議題?

  九江市委書記劉文華給出了答案:“越是爬坡過坎、攻城拔寨的關鍵時刻,越是需要廣大黨員干部沖在先、干在前。我們不僅要拼志氣、拼勇氣、拼豪氣,也要拼能力、拼作風、拼擔當,努力拼出更優的營商環境。”

  作為江西唯一的沿江港口城市,近年來,九江搶抓機遇、攻堅克難,產業發展步伐加快,發展活力充分釋放,推動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長江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邁出堅實步伐。

  在營商環境優化方面,2024年,九江通過一系列創新舉措和政策支持,一系列刀刃向內的改革,為經營主體提供全方位、全過程、全生命周期的保障、支持和服務,為經營主體創造了更加公平、高效、便捷的發展環境,營商環境認可度不斷向好,成為城市創新發展的持久動力。去年,九江市地區生產總值為4021億元,增長3.8%。但相比兄弟市,九江的增速并不算快,發展任務依然繁重。今年九江提出的地區生產總值預期增長目標為5%左右。

  2月5日,春節假期后上班首日,九江市召開全市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提出要鼓足勇挑大梁的干勁,努力在全省發展大局中展示大市擔當作為、贏得大市應有地位。

  “優化營商環境,關乎經濟社會全局,事關九江長遠發展。”2月12日,劉文華在永修專題調研營商環境時表示。好的營商環境不僅是生產力,更是競爭力。在新發展階段的區域競爭中,誰能在優化營商環境上爭先進位,誰就能贏得發展主動權。

  在這種背景下,自然就不難理解九江為何把營商環境優化作為開年的當頭炮、重頭戲,以營商環境之“優”謀發展之“勢”,從而為拼經濟打開新局面的邏輯。

  九江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將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深入開展新一輪優化營商環境對標提升行動,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加快推進數字政府建設,精準落實結構性減稅降費政策,大力實施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專項行動,并持續辦好“潯商旬談·親清連心”政企懇談會,保障企業在九江放心投資、安心發展。

  “堅持換位思考,強化問題導向,真正做到有需必應、無事不擾”

  一個地方如果是出現一兩家“獨角獸”企業,可以理解為“偶然”,而如果是新的創新物種群體涌現,那就是必然。

  “六小龍”何以出在杭州?《人民日報》點評杭州經驗:“無事不擾、有求必應,消除‘取經路’上的‘妖魔鬼怪’,各個‘取經人’自能踏平坎坷成大道,取得‘企業發展、產業躍遷’的‘真經’。”

  “有事就服務,無事不打擾”是對營商環境最好的呵護。

  “要堅持換位思考,強化問題導向,主動問需于企、問計于企,想企業之所想、急企業之所急、幫企業之所需,真正做到有需必應、無事不擾。”2月8日,九江市委書記劉文華在共青城市專題調研優化營商環境有關工作時說,聚焦企業全生命周期、全產業鏈條、全要素保障,推出創新舉措和改革實踐,全方位推動營商環境迭代升級。

  打造優質營商環境,政府要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同日,九江市市長蔣文定在瑞昌市調研營商環境優化提升工作時指出,要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拿出更多務實管用的真招實招,全力幫助企業家解決后顧之憂,讓企業家在九江放心投資、安心創業、舒心生活。

  集中調研期間,九江市召開系列座談會,與企業負責人面對面交流,聽訴求、解難題。這些企業中,有省級專精特新、高新技術企業,也有鏈主企業、強鏈補鏈企業……但無一例外,都是九江市近年來大力優化營商環境、招商引資結下的累累碩果。

  “事事有回應,件件有著落。”一場場企業座談會,讓企業家看到了九江辦事效率和溝通溫度。無論是融資難題、市場拓展的瓶頸,還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的問題,都一一擺上桌面,高效務實的對話機制,不僅為企業提供了一個直接表達訴求的平臺,也增強了服務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實現政企之間的“無縫對接”。

  2月17日,劉文華主持召開營商環境調研情況匯報會,聽取調研情況匯報,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他說,通過深入調研,同大家有著相同的感受,各類經營主體對九江營商環境總體感到滿意,各地各有關部門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積累了很多好經驗、好做法,但工作中仍有不少問題和短板,值得高度關注,務必強化問題導向,堅持靶向施策,多措并舉優化提升營商環境。

  營商環境是贏得區域競爭的勝負手,下沉一線是深入掌握問題的關鍵招,解決問題是優化營商環境的突破口。

  下一步,九江將以釘釘子精神解決問題或反饋情況,堅持把企業感受作為第一評價,把企業滿意作為第一標準,真正做到無事不擾、有求必應,監管有力、服務有效,凝心聚力推動營商環境持續改善、不斷向好。

  “有為政府”需要與“有效市場”有機結合

  ●省優化營商環境咨詢專家、江西財經大學教授諶飛龍:“總是能及時地、不斷地解決企業的煩惱和痛點”——在企業的視角中,這才是最具象化的優化營商環境。從九江市四套班子領導集中調研營商環境的行程中,我們不難發現,優化營商環境,不僅需要更新觀念、轉變作風,而且需要聚焦重點、化解難點。

  從“給錢”到“給政策”,再到“拉資源”“建制度”。越來越多的地方政府正從傳統的領導型政府向“無事不擾、有求必應”的服務型政府轉變,把統籌好“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關系的規律性認識落到實處。

  “有為政府”與“有效市場”的有機結合,旨在通過政府的積極作為與市場機制的高效運行,共同構建一個充滿活力、公平競爭且可持續發展的經濟體系。政府通過遵循“四到”服務原則,既明確了“不叫不到”“隨叫隨到”的行動邊界,又確保了“服務周到”“說到做到”的精準定位。這樣的政府角色,既減少了不必要的行政干預,又維護了市場的公平與秩序,為經濟發展與創新營造了良好的環境。

  值班編輯:傅藍天

  值班審核:周艷華

  值班編委:郭寧



一鍵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