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溪縣:老石橋嬗變“網紅橋”

來源:  江南都市報     |    日期:  2025年03月18日     |    制作:  肖琳琪     |    新聞熱線:  0791-86849110

  贛西萍鄉市蘆溪縣中心城區的“老石橋”在宋代時叫“宗濂橋”,為的是紀念當時的蘆溪監稅官、教育家周敦頤先生,此橋由于年久失修于1935年初開始重建,歷時近十年于1945年10月建成通車,到如今成為了“網紅橋”。

  回望改革開放初期,蘆溪區委區政府投資修建從宣風鎮至里山10公里泥沙山路;投資修建從源南鄉至蘆溪鎮蔗棚下村10公里泥沙路;投資修建從麻田鄉(后改為鎮)至武功山0.4公里泥沙路;投資修建蘆溪至宜春分界埠段15.2公里國道,投資修建全長16.7公里的蘆溪至南坑等縣鄉公路。

  便利的交通進一步“縮短”了人們出行的“距離”,蘆溪縣有5個山區鄉鎮,海拔最高的是武功山下的麻田鎮(鄉改鎮),過去到麻田鎮堪比“蜀道難”,現在去麻田鎮既有蘆萬武瀝青公路又有蘆新武瀝青公路,人們進山走親訪友、旅游經商辦企業已十分便利,便利交通大幅縮短了旅途時間,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從過去的用“天”計算路程向用“小時”、用“分鐘”轉變。數十年過去彈指一揮間,蘆溪縣交通運輸行業經歷了公車經營、個體經營、股份經營、到如今的公司化、集約化發展,規模從零散向抱團發展轉變。縣城公交車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城鄉班線從等車久到密度大,運輸行業發展欣欣向榮……2024年蘆溪縣還新購買了5輛8.8米長的新能源公交車用于便民惠民。

  展望未來,蘆溪縣交通運輸部門負責人盧新表示,滬昆高速蘆溪段正在緊鑼密鼓改擴建、萍鄉繞城高速項目也正在建設中(工程95%在蘆溪縣境)、高鐵開工列入了今年上半年開工計劃、蘆溪南站也正在進行前期工作,縣域交通路網正在提檔升級,全部建成通車之時,蘆溪城鄉交通將完成大的飛躍,一個全新的蘆溪縣將展示在世人面前。

  龍年臘月之夜,筆者的一個朋友從外地回來,說是想看看幼時難以忘懷的古色古香的老石橋。筆者引導他在石橋附近的漫時區泊好車。朋友望著地下停車場一輛一輛井然有序泊著的各色各式的小汽車,感嘆它們宛如一個個排列整齊整裝待發的戰士和蘆溪縣的又好又快的發展:“這,就是昔日袁河邊蘆溪縣啊?這就是記憶中古老破舊的蘆溪老街啊?”我凝視著朋友眼中的驚訝,心中油然而生出許多自豪。走出停車場,漫步漫時區,徜徉在人海中,沉醉在燈光下,朋友的驚喜接二連三:“咦!這里還有咖啡店!”“嗬嗬!河兩岸的燈光秀真不賴!”擠入熱鬧的人群,袁河這邊票友們正在投入地表演節目,袁河那邊俊男靚女舞姿翩翩,是撲面而來的青春氣息。大多數人牽男帶女,呼朋引伴,悠閑地溜達著,靜靜地享受著袁河兩岸縹緲的音樂。我們也從中感受到人們真真實實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葉而知秋,管中可窺豹。在光與影的交織中,我們踏著明月的節奏,并肩站在老石橋上,看著游人如織、摩肩接踵的人群,袁河兩岸岸邊筆直的步道從北至南,仿佛兩條奔向美好未來的金光大道。“知屋漏者在檐下,知民情者在草野。只有察民情,知民意,才能得民心。只有心中有民,行動為民,才能得到人民的擁護。只有這樣,我們腳下才更有力量,我們的道路才會更光明、更寬闊、更暢通。”站在老石橋上,仿佛它就是游子的根,游子少年時從這座石橋走向遠方,頭發斑白時又從遠方歸來踏上老石橋回到故鄉的家,承載了游子一生的腳步。人們從它身上踏過,仿佛能回到山清水秀、碧波清澈的童年:在橋上看云彩、飛鳥、鴛鴦、野鴨和游魚等留下的快樂童年的回憶。承載著城市記憶與夢想的老石橋將繼續見證蘆溪的發展、改革、進步。

  (文/圖 蘆溪縣交通運輸局 肖招萍)

  值班編輯:傅藍天

  值班審核:周艷華

  值班編委:傅愛華



一鍵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