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在匡廬:題刻中的山水情懷與文化傳承
來源: 江南都市報 | 日期: 2025年03月21日 | 制作: 肖琳琪 | 新聞熱線: 0791-86849110


1▲ 南宋·朱端章作品:《廬山》

▲ 明·王守仁(王陽明)作品:《紀功碑》
江南都市報訊 全媒體記者段萍攝影報道:廬山,又名匡山、匡廬,被譽為“人文圣山”。正在江西省美術館展出的“書在匡廬——廬山歷代題刻研究展”,展出廬山題刻拓片105件、題刻拓本5件、題刻實景圖片58幅,以及與廬山相關的游記文獻與研究文獻。從“山水·志地寓懷”“文學·文體兼備”“書院·文以載道”“隱逸·逸世流風”“書法·書圣名聞”“宗教·弘法傳道”“史事·記往知來”七個篇章,探討廬山文化的形成與建構。
題刻作為廬山龐雜的文獻之一,它融入自然人文環境之中,既承載著豐厚的人文底蘊,又兼具獨特的審美價值,是探究廬山文化形成與建構的一種重要路徑。其中,“山水篇”以秀峰景點的題刻為案例,從銘地名、記山水、鐫游玩、寓情志四個方面,展示廬山的山水文化。“文學篇”以觀音橋、玉淵潭、谷簾泉等景點的題刻為案例,以題詩、題識、題記、記敘、古文、墓志、聯語等七種文學體式,展示廬山的文學底蘊。
“隱逸篇”以醉石景點的題刻為案例,從陶淵明隱逸思想及其影響的角度,展示廬山的隱逸文化。“書法篇”主要以歸宗寺景點的題刻為案例,從王羲之與廬山傳聞到《宗鑒堂法帖》的刻制,展示廬山的書法文化。“書院篇”以白鹿洞書院的題刻為案例,從書院精神、書院興衰、辦學方式等方面,展示廬山的書院文化。“宗教篇”主要以東林寺和秀峰寺的題刻為案例,從寺院興建、文化闡發等方面,展示廬山的宗教文化。“史事篇”主要是以朱元璋的鄱陽湖之戰、王守仁平定宸濠之亂、廬山抗戰等為案例,從記述功績、精神弘揚等方面,展示廬山的歷史紀事。
值班編輯:傅藍天
值班審核:周艷華
值班編委:傅愛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