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變“智造” 新干箱包“賣全球”
來源: | 日期: 2025年04月07日 | 制作: 周章云 | 新聞熱線: 0791-86849110

▲江西宏圖集團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
壓模機有規律地發出“嗡嗡”聲響,ABS材質的面板在傳送帶上流轉。成型、組裝、縫合……不到5分鐘,一款精美的行李箱便完成組裝。而在不遠處的電商辦公室內,隨著“叮咚”聲不斷響起,一張張海外訂單落地成功。
“公司生產的箱包在國外市場異常火爆,去年出口創匯3000多萬美元,同比增長超30%。2015年公司成立時,我也沒想到10年后可以做到這么大的規模。”看著忙碌的場景,江西宏圖集團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宏圖科技”)董事長楊進生說。
宏圖科技的成長壯大是新干縣民營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如今的新干,民營經濟活力迸發,在全球產業鏈中贏得了一席之地。
文/圖 柳菁 本報全媒體記者陳遠路
從“家庭作坊”到“隱形冠軍”
“10年前我們只想怎樣讓企業活下去,現在想的是怎樣代表中國制造走得更遠。”楊進生說。
在意識到企業發展必須要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后,楊進生開始組建自己的研發團隊,并投入大量資金用于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他深知,只有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足。經過無數個日夜的奮戰,宏圖科技終于研發出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箱包產品,并成功推向市場。
“我們有專業的設計團隊及服務團隊,可以從產品的全生命周期做到全方位快速響應,從設計到打樣,常規樣品僅需2天時間,定制樣品7天可出爐,確保客戶需求快速落地。”宏圖科技生產部門相關負責人稱,公司投入大量資金建設的智能化生產線,現有的9條高標準半自動化生產線,涵蓋ABS、PC、PP拉鏈箱、鋁框箱及新功能箱包,年產能在400萬只以上,年產值6000萬美元。
2024年8月31日,在德國奧芬巴赫箱包皮具展覽會,宏圖科技展出了30多款旅行箱。色彩艷麗、造型精美、做工精巧的新干旅行箱吸引了眾多采購商和游客的眼球。
“為了讓我們能更專注地開拓海外市場,吉安市政府還啟動了海外知識產權風險預測預警項目為我們的產品外銷保駕護航。”楊進生補充道。
2024年9月,吉安市首批海外知識產權風險預測預警項目正式立項,宏圖科技的“箱包領域知識產權風險預測預警項目”名列其中。這是我省首次開展海外知識產權風險預測預警工作,而宏圖科技參與此次試點,也讓新干箱包出海有了更足的底氣。
如今,宏圖科技也從一個小工廠,成長為一家占地80余畝、擁有近9萬平方米標準廠房、產品遠銷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企業。這家扎根贛中腹地的箱包企業用10年時間,完成了從“家庭作坊”到“隱形冠軍”的蝶變。
制造變“智造” 在全球產業鏈中有一席之地
宏圖科技的成長歷程是新干縣民營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贛江之畔,新干這座曾以傳統農業為主的贛中小城,正以“中國箱包之鄉”的新名片吸引世界目光。
新干,已經成為與廣東獅嶺、河北白溝、浙江平湖三大箱包產業基地齊名的箱包皮具產業基地,當地28萬常住人口中,大約每10人中就有1人從事箱包產業,年產箱包規模為6000萬只以上,銷售網點遍布全國各地,年營收近100億元。
數據顯示,目前新干共有箱包皮具經營戶1000多家,箱包產業鏈生產企業342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39家,培育中國箱包優秀品牌1個,省著名商標、省名牌產品14個。不僅如此,新干縣在“箱”類產品的配件中,從拉桿、輪子,到拉鏈、鎖扣……95%實現自我配套,產業發展逐步實現由散到集、從小到大的飛躍,年產值達60億元。新干箱包在國外市場異常火爆,產品遠銷歐美、東南亞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出口額超10億元。如今,每天有數萬只印著“新干制造”的箱包從這里發往全球。
顯然,新干縣不滿足于此。在新干河西現代箱包產業園,一座集物聯網、會展中心、集采設計中心、檢測中心、金融中心、直播中心于一體的公共服務平臺拔地而起。直播中心將被打造成集培訓、會議、直播、銷售于一體的一站式服務基地,提供專業化、精準化服務,同時聯合箱包設計公司共同打造設計中心。
此外,新干縣還通過引進廣州檢驗檢測集團等合作企業入駐,整合會展展示、集采設計、電商直播、質量檢測等企業“全生命周期”要素保障,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
為幫助箱包企業數字化轉型,新干縣設立由移動公司、電信公司和聯通公司共同參與運營的數字化轉型服務中心,通過產業基金扶持、專家坐診研判、一企一案制定等方式,引導箱包企業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建設智能制造單元、智能車間等,分類推進箱包皮具企業數字化改造,使箱包皮具產業更具“數字智慧”。
縣城胸懷大夢想,新干縣堅持把箱包產業轉型升級作為富民活縣強縣產業的重中之重,堅持集群發展、創新驅動、品牌帶動,著力打造在全國具有影響力的箱包皮具之都。近年來,為國際大牌代工的山宇皮件、弘大箱包、福建廈門的斯巴特等一批箱包行業龍頭企業紛至沓來,帶動新干箱包產業向品質化、品牌化、時尚化進階發展。
這座贛中小城用20年的光陰證明:只要找準賽道、苦練內功,縣域經濟同樣能在全球產業鏈中贏得一席之地。
讓本土企業在好的營商環境土壤中“破繭成蝶”
近20年來,新干縣將箱包皮具作為富民強縣的發展方向,產業發展歷經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散到集,技術工人從最初的幾十人發展到現在2萬余人,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形成了產業鏈條較完整、銷售網絡較健全、發展平臺較完備、帶動就業較明顯的“新干模式”。
新干還擁有江西省唯一一家省級箱包皮具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高標準建成了集研發、生產、檢測、銷售、物流等于一體的“一網五中心”共享經濟集成公共服務平臺。
“我們要讓本土企業在好的營商環境土壤中‘破繭成蝶’。”新干縣營商辦主任楊武華說,“新干箱包”能走到今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為了讓新干的“箱包產業”更好地發展,新干出臺《新干縣箱包皮具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關于支持箱包皮具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等文件,采取“公司+平臺”等方式,組建工業發展投資公司,設立10億元產業發展引導基金,為企業品牌創建、技術創新、融資等保駕護航,以“品牌提升”推動產業“能級之變”。
新干縣制造業的發展是一個縣域經濟體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的縮影,更詮釋著中國制造“內外兼修”的成長哲學。當政府服務的“陽光雨露”與企業創新的“種子基因”相遇,在贛鄱大地上,更多關于“破繭成蝶”的故事正在書寫。
值班編輯:奚同北
值班審核:范俊杰
值班編委:朱曉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