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如何打造傳統文化IP?知名作家李天飛:江西有內容豐富的神話傳說

來源:      |    日期:  2025年04月22日     |    制作:  周章云     |    新聞熱線:  0791-86849110

 文/圖 江南都市報全媒體記者段萍

  近年來,中國傳統文化IP在全球文化市場持續綻放異彩。被譽為“首部國產3A大作”的《黑神話:悟空》讓世界領略到中國神話的魅力,而國產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更以157億元的票房佳績躋身全球影史前五。在此背景下,作為文化大省的江西,該如何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超級英雄”?

  近日,專業研究“神魔領域”,著有《西游記》校注、《萬萬沒想到,西游記可以這樣讀》的知名作家、學者李天飛來到南昌,在接受江南都市報全媒體記者采訪時透露,在《西游記》的故事里,唐僧的出生地就在江西,這一設定與江西古代發達的交通網絡密切相關。同時,中國古代神話里流傳千年的江西許真君斬蛟的故事,背后蘊含著“人與自然要和諧共生”的深刻哲理。

  未來十年,中國神話題材還會進一步爆發

  知名學者李天飛近日受邀在南昌豫章講壇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講座,以“孫悟空和哪吒誰更厲害?”為題,深入探討了中國神話IP的當代價值。針對近年來《黑神話:悟空》《哪吒之魔童鬧海》等現象級文化產品的成功,李天飛從學術角度進行了深度解析。他認為,和中國神話故事有關的文化產品近年來頻頻大火,它們的“出圈”不是偶然。

  首先,無論是《西游記》還是《封神演義》,作為中華書局《西游記》校注本的作者,李天飛強調,這些經典神話歷經數百年積累,有大批專家和學者進行了非常深入的研究和整理,已形成完整的學術體系。“李天飛大話西游”系列文章在網上的連載,累計閱讀量過億,也印證了傳統文化在當代的強大生命力。

  同時,數字技術的突破為神話IP注入了新生機。李天飛認為,《黑神話:悟空》《哪吒之魔童鬧海》的“出圈”也得益于技術的發展。“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作用在文化上,首先會讓神話題材爆發,因為神話題材需要炫目的視覺呈現,而現代特效技術恰好能滿足這一需求。”

  李天飛認為,“只要這輪技術革新不停止,我認為未來十年,中國的神話題材還會進一步爆發。”

  此外,每一次神話故事的再創作成功,也離不開創新式的“魔改”。李天飛表示,無論孫悟空還是哪吒,它們的故事在長期的演變發展過程中,都會具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每一代人都會在自己的時代,借助這個故事去講述他們的心態和需求,成為反映時代特征的“文化鏡像”。

  “如《西游記》的故事在唐代就有了,唐代講述的是玄奘法師西行求法。到了明代,孫悟空變得非常有個性,會大鬧天宮,會追求自由,這實際上是明朝人的心態反應。”李天飛預言,未來的50年、100年,“還會出現新的孫悟空和哪咤,他們不僅僅是神話人物,更是時代的鮮明寫照”。

  唐僧出生在九江,《西游記》里隱藏著江西“密碼”

  說到《西游記》,李天飛告訴記者,其實唐僧就是出生在江西。“《西游記》里有一回,現在一般是設置在附錄里,清代版的《西游記》是作為正文的一回,這一回講的是唐僧出生的故事。”

  唐僧的父親陳光蕊高中狀元之后,被當朝宰相殷開山的女兒殷溫嬌當街拋繡球選中。結婚之后,殷小姐懷孕時,陳光蕊被朝廷任命為江州州主,也就是今天九江的地方官。

  上任途中,夫妻二人在洪江渡口遭遇水賊劉洪。水賊把陳光蕊打死,把殷溫嬌霸占,自己穿著陳光蕊的官服,帶著任命狀去江州上任,成了江州知府。后來,殷溫嬌在江州生下唐僧,把他放在木板上,順水漂流數百公里,一直漂流到江蘇鎮江的金山寺。18年后,唐僧長大成人,回到江州為父報仇,母子團圓。這段充滿戲劇性的敘事,將江西與唐僧的身世緊密聯系在一起。

  “這個設定頗具深意。”李天飛說,“我思考過,《西游記》里唐僧為什么會出生在江西?歷史上的玄奘法師是河南人,它的主要活動范圍基本上是在北方,但《西游記》在明代是一個全民性的故事,它必須要讓唐僧具備各種文化元素。”

  江西在古代作為“吳頭楚尾”的交通樞紐,發達的水路網絡使其成為南北文化交匯的重要地。李天飛表示,正是通過在江西的這段經歷,唐僧的形象才獲得了更豐富的文化內涵,更容易被全國讀者接受。這一文學創作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對江西文化地位的認知。

  許真君斬蛟,具有跨越時空的生態隱喻

  在《黑神話:悟空》和《哪吒之魔童鬧海》為中國神話故事制造出在全球熱傳播的背景下,江西又該如何打造自己的“超級英雄”?

  李天飛表示,作為歷史文化悠久的省份,江西孕育了內容豐富的神話傳說,既有道教仙人,也有關于七仙女愛情故事等主題。其中,萬壽宮里的許遜(許真君),是一個非常值得挖掘的人物。

  南昌萬壽宮有一口神秘的“鐵柱鎖蛟”井,傳說是許遜所鑄的鐵柱鎮壓了蛟龍,守護著南昌城。李天飛表示,歷史上的江西經常發生洪水,而蛟龍代表的就是洪水,許真君代表的就是江西人民征服洪水的歷史和勇氣。“(古人)把江西每一次治水的歷史都記錄下來,最后凝縮成一個人物故事,那就是許真君。”

  許真君把蛟龍鎖在了鐵柱上,意喻江西人民最終征服了洪水,獲得了安定的生活。李天飛認為,“許真君并沒有把蛟龍滅掉,而是把它困在井里,說明老百姓是明智的,知道洪水不能完全被制服,它永遠是一個隱患。萬壽宮里的鐵柱子其實就是為了提醒世人,要永遠注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這是一個很有趣的隱喻”。在李天飛看來,這既是對江西先民治水智慧的藝術升華,更是一則跨越時空的生態寓言。

  如何把許真君斬蛟的故事講述好?李天飛表示,首先要深耕古籍文獻,“這個故事在歷史上有很多版本流傳,能找到大量的文本素材”。同時,還要展開民間調查,走進田間地頭,收集那些活在百姓口耳相傳中的鮮活故事,才能構成文化的傳承。

  此外,江西是儺文化遺存大省。李天飛還提到,《西游記》和儺文化也有著很深的淵源,那些戴著神秘面具的儺戲表演,與《西游記》的故事有著血脈相連的關系。古人坐在火堆旁露天看儺戲,與今天的觀眾在影院里看諸如《哪吒之魔童鬧海》這樣的神話故事,其實都是一種氛圍。這種跨越時空的情感共鳴,正是文化IP最具價值的內核。

  值班編輯:奚同北

  值班審核:范俊杰

  值班編委:朱曉暉



一鍵分享